张飞被称为什么绰号

民间传说中的张飞勇极、猛极、强极,却也愚笨至极。粗犷,豪爽,有一个火爆脾气;作战勇猛,攻无不克、战无不胜,敌人闻风丧胆;一身忠义之气,至死不改本色……

于是就有了一个“莽张飞”的绰号,不过这样看张飞并不全面,张飞其实跟“鲁莽”沾不上边。

其强者,旧话本中联军才得进入洛阳还是因为吕布被张飞打败的缘故,三国志平话一书干脆直接说张飞是「三国志」里第一条枪,谓其天下第一。史传中的张飞勇武不比小说中的描述逊色,正史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就说:「飞雄壮威武,亚于(仅次于)关羽,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、飞万人之敌也。 张飞最威猛的事迹,当是当阳一役率领二十骑断后。

据蜀书张飞传记载:......先主弃妻、子走,使张飞以二十骑拒后。飞据水断桥,瞋目横矛曰『身是张益德也,可来共决死!』敌皆无敢近者.....」不过二十骑就喝退了曹操大军,这是何等的气魄!而张飞的老婆也同样是大家闺秀:据《三国志》第九卷记载,公元200年,张飞在徐州一带巡逻时,碰上了夏侯渊的侄女夏侯氏,听说对方是名门闺秀,马上明媒正娶,这可不是野史。我们看《三国志》的记载:“初,建安五年,时霸(夏侯霸,夏侯氏的堂哥)从妹年十三四,在本郡,出行樵采,为张飞所得,飞知其良家女,遂以为妻”。

夏侯姑娘为张飞生了一个女儿,后来嫁给刘禅当皇后。“良家女”在古代指的是出身好,受过好的教育,遵从三从四德的约束的女性,从这可以推测夏侯氏样貌不差。而且张飞的长女后来当了刘禅的皇后,二女儿为贵人。三国演义八十五回"刘先主遗诏托孤儿、诸葛亮安居平五路"中,孔明与群臣上言道:“故车骑将军张飞之女美而贤,年十七岁,可纳为正宫皇后。”后主即纳之。能贵为皇后,那张飞女儿肯定很漂亮。

张飞其实应该感谢夏侯渊,当年北方饥荒,夏侯渊宁可饿死幼子,保存了夏侯姑娘,还是看原文吧:“渊以饥乏,弃其幼子,而活亡弟孤女。”史传中的张飞不仅勇猛,还善于用兵,是刘备阵营仅次于关羽的大将。 刘备前半生颠沛流离,连带麾下众将也不受重视,鲜少留下什么记载。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,张飞仍然在刘备被曹操表为左将军时一同被表为中郎将,可见张飞在刘备寄居曹操旗下时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了。董昭建议曹操除掉刘备时所言「张飞为之羽翼」,也正说明了此时的张飞在人们心中已经是不容小觑的了。张飞的武力值也直逼吕布,我们一起来看一下:

在三国时代,要说武艺最高的,就是吕布了,张飞在三国的武力值也不再其之下,我们一起看一下他们的三次交锋:

都说“人中吕布,马中赤兔”,吕布本身就武艺超群拔萃,为天下第一勇士,恰好又有天下第一宝马――赤兔火龙驹为坐骑,更是如虎添翼,横行无敌,为天下众将所畏忌。所以吕布这个人骄狂得不要不要的,曾口出大言:“吾有画戟、赤兔马,谁敢近我?!”

那个时代的三个狂人:吕布、关羽、魏延,都曾经说过类似的话,但结局都不太好,这说明人还是不能太狂了。

吕布凭籍着一身超群的武艺在沙场上横行跋扈,目中无人,但他这辈子最怕一个人,就是张飞。在吕布眼中,张飞就是一块又臭又硬的茅坑石,非常令人厌恶,却又偏偏奈何不得,也算是吕布一生的扫帚星。两人一共有过四次直接交手,张飞一点都不落下风,还隐隐然有相克之势。

两人第一次交手是虎牢关之战:

吕布正是意气风发的巅峰期,虎牢关前连胜四阵,“战不三合”斩方悦,“手起一戟”杀穆顺,“十数合”重创武安国,“不数合”打跑公孙瓒。正在乘胜追击之时,张飞斜刺里杀出来,一声喝“三家姓奴休走!”大大激怒了吕布,两人厮杀起来,“连斗五十余合,不分胜负”。

吕布能“战不数合”就打跑曹军猛将夏侯惇,以一敌二对抗关张组合、典许组合,其战斗力可谓强悍到了惊人的地步。纵观三国诸将,能在吕布马前撑到五十合以上的只有张飞一人,其他人都做不到。两人第二次交手是徐州夜袭战:

刘备和关羽率兵至盱眙去与袁术交战,留下张飞独镇徐州。张飞却饮酒误事,被吕布钻了空子,里应外合,打了场偷袭。张飞正在醉梦中,吕布兵马已经杀到府前,慌忙披挂上马迎敌,“酒犹未醒,不能力战”,敌不住吕布,匆忙突围,而吕布也“素知飞勇,亦不敢相逼”,任由张飞脱身逃走。在张飞酒醉之时尚“不敢”逼得太紧,可见吕布对张飞的忌惮程度。

两人最后一次交锋是小沛城外:

曹操和刘备联手,吕布出城迎战,留陈登父子守御小沛。吕布回城却被陈登拒之门外,正要攻城,张飞率兵从后面杀过来了。此时的吕布再遇张飞,不要说武力相抗了,连战斗意志都已经彻底丧失,居然搞起了车轮战。他先派上高顺出阵消耗一下张飞的锐气,见高顺“不能取胜”,只好亲自挥戟接战。但没打多久,遥见曹操大军到来,吕布“料难抵敌,引军东走”。这是吕布戎马生涯中唯一一次在单挑状态下选择主动撤退。

从这一刻起,“天下第一勇士”的宝座已悄然易主,吕布时代已落下帷幕,日薄西山的吕布已经不具备与张飞相抗的实力了。纵观两人几次的交锋,张飞的表现是一次比一次好,而吕布则每况愈下。都说张飞战斗风格极其悍勇,敢于玩命,以死相拼,而吕布忌惮其勇,所以战力发挥上缚手缚脚,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。

我们通过张飞的战斗历程不难看出,其实张飞不仅是吕布的克星,他还是许褚的克星,张郃的克星。从这一点上看,张飞确实比较神奇,无论对付武力值高一阶的对手(如吕布),或者对付武力值同级别的敌将(如许褚、马超),还是对付低一阶层的敌手(如张郃、夏侯渊),张飞的表现都是相当精彩的,他这个特点在三国诸将中是独一无二的。那么仅仅以“悍勇”两个字来解释是明显不足的。

其实我们检点一下张飞的履历就能发现,他不但战斗勇猛,性情凶悍,他还非常善于用计:虚做劫营中心开花擒刘岱,徐州城外夜袭曹营,当阳桥摆疑阵,假道绕城擒严颜,三败张郃,张飞居然是蜀汉五虎将中用计最多,成功率最高的,远远超过文武双全的二哥关羽。同时,张飞“敬爱君子不恤小人”,与蜀汉中上层的知识分子官员们人际关系处理得相当不错,深受大家的欢迎,很有政治头脑。张飞在当时就特别出名,在这方面,张飞比赵云、黄忠等人都大得多。

张飞是当时公认的“万人敌”,曹操手下的谋士程昱、郭嘉、刘晔、傅干以及孙权手下的周瑜都曾评价过张飞,对他的勇猛给予了高度赞扬:

刘备有英名,关羽、张飞皆万人敌也。(程昱)

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,张飞、关羽者,皆万人之敌也。(郭嘉)

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,关羽、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。(刘晔)

刘备以枭雄之姿,而有关羽、张飞熊虎之将,必非久屈为人用者。(周瑜)

勇而有义,皆万人之敌,而为之将。(傅干)张飞而且很有政治头脑:

张飞不仅勇猛,而且有智慧,《三国志》评价张飞“有国士之风”,这主要指的是他义释严颜的故事。

汉献帝建安十八年(213年),诸葛亮奉刘备之命率张飞、赵云等部前往益州增援,诸葛亮让张飞率一部人马先行。张飞在前面开路,首战巴东郡,将其故克,直抵巴郡郡治江州。

江州即今重庆,是益州东部重镇,时任巴郡太守严颜一向反对刘备进入益州,所以拒不投降,经过一番激战,张飞攻破了江州,将严颜生擒。

张飞抓住严颜,命人将他带到自己面前,斥责说:“我们大军已至,你怎敢不投降而拒战?”严颜丝毫不惧怕,回答说:“是你们不讲理,侵占我们的土地,我们江州只有断头将军,没有投降将军!”

张飞大怒,命左右将严颜拉下去砍头,严颜脸色不变,张飞被严颜凛然之气所感动,下令把他释放,尊之为宾客。

这不仅是一段历史佳话,更显示出张飞的政治头脑。当时,刘备取益州,却有“反客为主”之嫌,所以刘备特别在意争取人心,张飞善待严颜正符合刘备的战略思想。张飞还是还是一流书法家:

《三国志》中张飞的传记不到1000字,无法完全反映出这位三国名将的风采和全貌。

南北朝时有个叫陶弘景的人,写了一部《刀剑录》,里面有一段记载说,张飞初拜新亭侯时,让匠人用赤山铁专门打造了一口刀,他亲自在上面写下铭文:“新亭侯,蜀大将也。”后来张飞遇害,范强刺杀张飞后得到这把刀,把它献往孙吴。

南北朝距三国时代较近,这个记载有一定可信度,于是人们才知道,原来张飞也会书法,《新亭侯刀铭》就是他的书法作品。

元代画家吴镇曾对张飞的书法成就进行过评价,认为他的造诣很高,甚至说三国时代公认的著名书法家钟繇、皇象都比不上张飞。

明代有个叫曹学佺的人,写了一部《蜀中名胜记》,与《徐霞客游记》齐名,其中记述顺庆府渠县有个八濛山,在山下看到一块石头,上面题有“汉将张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,立马勒石”的两行隶书大字。明人卓尔昌著有《画髓元诠》,说张飞最擅长的是草书,另一部名为《丹铅总录》的书中记载,四川涪陵一带自古流传下来一种刁斗,上面有铭文,就是张飞所写的。

现代著名学者吴晗曾写过一篇《由张飞的书画谈起》,其中写道:“我国书法家并不限于文人,武将中也不少,如岳飞、张飞等。